第0967章 赵祯的为君之道(今晚一更,明天补……)-《北颂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赵祯张开嘴,静等着宫娥将一枚杏子喂到了嘴边,一边咀嚼着杏子,一边道:“四哥,应州那边的事情有点难办啊。

    杜伊和王凯斩首三万多,俘虏十多万人,算是我大宋近一年多以来最大的军功。

    如今他们手底下的将士都盼着赏赐呢。

    可王曾上书跟朕说,王凯和杜伊明明有一举剿灭叛军的实力,却一直追着叛军跑,导致许多地方的百姓被叛军残害,罪大恶极。”

    寇季拒绝了宫娥伺候自己吃茶,他自己端起了茶杯浅尝了一口,沉吟着道:“官家是觉得两边都没有错?”

    赵祯点着头道:“朕当然知道杜伊和王凯有实力一举剿灭叛军,可朕的军令不到,他们即便是便宜行事,也没有狄青那么大的自主权。

    毕竟,他们派遣六千精骑只能击溃敌人,想要将敌人彻底剿灭,还差了点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只能追着叛军跑,将叛军的心神和体力耗尽,等朕的军令一道,他们就能快速的率领重兵出击,歼灭所有敌人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的做法不算是有错。

    可王曾言之有物,他在奏疏中明确的告诉朕,他已经抓到了王凯和杜伊为了贪功,驱使着叛军残害百姓。

    百姓们的惨剧,朕已经通过武德司了解到了。

    朕觉得他们双方都有理。

    你说说,既然双方都没有错,那错在谁身上?”

    寇季听完了赵祯一席话,沉默了许久,最终缓缓开口,“谁都没有错。”

    赵祯反问道:“那百姓的惨剧怎么解释?”

    寇季叹了一口气道:“官家明明心里清楚,何故问臣呢?”

    赵祯坐起身,盯着寇季认真的道:“朕想听听四哥的高见。”

    寇季沉吟了一下,道:“朝廷为了防止武将作乱,所以定下了铁律,武将无令不得擅自出击。为了是保全家国天下。

    官家能将指挥大军的权力交给武将,并且许了武将便宜行事之权,甚至将十五万禁军交给了狄青,由狄青一人掌管,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。

    至少太祖、太宗、先帝,做不到官家如此壮举。

    所以官家没错。

    王凯和杜伊遵令也没错。

    王曾弹劾他们也没错。

    因为王曾说的对,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快速的镇压叛乱,却坐在关口等命令,害了应州等地的百姓。”

    赵祯缓缓躺下,一脸自嘲的道:“都没有错?难道是那些无辜百姓的错?朕不是那种喜欢阿谀奉承的人,也不是那种自欺欺人的人。

    是朕的问题,朕不会不认。”

    寇季看向了赵祯,“官家觉得此事是自己的错?”

    赵祯咬了咬牙,“朕要是多给他们一些便宜行事之权,百姓们也不会遭殃。”

    寇季叹了一口气,道:“禁军如今算得上是四海之内最强的兵马,数千还看不出什么,可一旦过万,那就是一股十分强横的力量。

    他们若是为祸,危害远比叛军要大。

    官家能容忍他们调遣三千精兵便宜行事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
    所以官家不必自责。

    官家若是许给他们太大的便宜行事之权,固然能护佑一方百姓平安,可也将一柄刀悬在了大宋朝所有人头上。

    为了大宋朝大部分人的脑袋,选择牺牲一小部分是在所难免的。”

    赵祯幽幽的道:“朕以为,在朕的治下,百姓们会安居乐业,所有的人有事做,所有的孩子有书读,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。

    可现在看来,朕要做的还有很多。”

    赵祯侧头看向了寇季,认真的道:“寇公告诉朕,四哥乃是天授之人,既是天授之人,就没办法在不增强地方大将军便宜行事权力的情况下,让百姓安居乐业吗?

    就没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?”

    寇季听到赵祯此话,躺在躺椅上足足愣了许久。

    他怎么也想不到,寇准居然会将自己的猜测当成一个事实,告诉赵祯,让赵祯认定自己是什么天授之人。

    难道赵祯这些年信任自己,将许多大权交给他,就是因为相信了寇准的话,坚信自己是什么天授之人,而非情谊所致?

    寇季很想问这个问题,可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,他只是晒笑了一声,道:“什么天授之人,你我君臣早已认定,这世上没有鬼神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又何来天授之人一说?

    臣一身所学,皆是名师教导所致。

    只不过家师乃是山中的闲云野鹤,久不露面,所以无人知晓罢了。”

    赵祯一愣,急忙问道:“难道寇公骗了朕?”

    寇季挑着眉头道:“官家难道不问家师身在何处吗?”

    赵祯摇头直言道:“我大宋闲云野鹤多了,隐于山林中,不愿意为朕所用,朕也不强求。朕有你辅佐,已经很满足了。

    再贪心,朕怕多即是祸。

    如今大宋依照朕和你的计划缓缓前行,往后的路虽然不怎么明朗,但你我已经有了目标。

    若是再请高人插手,恐怕会将朕和你的计划破坏的面目全非。

    到时候朕和你多年的辛劳,恐怕就要付之东流。”

    寇季赞叹道:“官家还真是知足常乐啊。”

    赵祯苦笑着道:“朕也贪心,只是朕知道。一个人跟一个人的想法不同。朕不可能让所有人的想法都跟朕一致。

    所以朕想求贤才,但却不喜欢贤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朕身上,或者是强加到大宋身上。

    我大宋,有一个想法就够了。

    只要我们顺着一个想法做下去,迟早会建立功业。

    若是有两个想法、三个想法,甚至更多的想法。

    选择就多了,朕也就不知道该选那一条路了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朕怕太多想法朕都走不长。

    今天走这个,明天走那个,弄的大宋面目全非。

    所以还不如从头到尾就走一条路。”

    寇季听完了赵祯这番话,由衷的感叹道:“官家算是把人活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赵祯却没有跟寇季讨论这个的心思,他盯着寇季追问道:“你快跟朕说说,为何寇公告诉朕,你是天授之人。”

    从赵祯的话里不难判断出,赵祯是亲近寇季的。

    因为在寇季对此事做出了解释以后,赵祯果断的选择了相信寇季,果断的认为是寇准在骗他,而非寇季。

    寇季看出了赵祯的心思,感慨道:“祖父应该是怕我们君臣之间失去信任,背道而驰。所以才用这个谎言,将我们牢牢的绑在一起,让我们互相扶持着,一心一意的为大宋出力。”

    赵祯沉吟了片刻,点头道:“你如此说,朕倒是能够理解。父皇当年在朝的时候,三次对寇公失去信任,三次罢落了寇公。

    使得一帮子奸臣身居高位,荼毒我大宋百姓,弄的我大宋满目疮痍。

    若是父皇能信任寇公。终始一贯,或许我大宋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好。
    第(2/3)页